2014年9月1日

踏上希望國度(五) 上廁這檔事

踏上希望國度() 上廁這檔事

       「廁所在哪啊?」「往這房子的邊上右拐,看見後面那半身高的草堆嗎?走進去,隨便找個地方,一蹲就是。」我們習以為慣的茅廁在許多地方往往是個奢侈的高級非生活必需品,常常看見屋旁牛糞專屬的空地往往也是解決生活上這件大事的好地方。幸運的話,進到生活機能好一點的家庭,也許會有自己的農地。但就是四根柱子、一張簡單的帆布圍著,挖個大坑,就成了一個舒服的廁所。因此,對於外人而言,上廁所總是一個大考驗。唉!如廁這檔事,說困難也真困難,畢竟咱的屁股總得在不同的地方感受大地的涼爽氣息。但說容易,也真容易,腦子放點空,鼻子閉點氣,抬頭一蹲,萬物將回歸塵土。

       民族人的生活對於外地人而言,總有許多的不適應。不論是一間小小的土房子、或是農地中的房子,每次進住在一個新的家中,總是一個新的學習和挑戰。今夜踏進了芭拉在小村的房子。芭拉的奶奶是古麗老師最早接觸的民族人。那一年,八十幾歲的奶奶得了肺癌,卻在一次偶遇中認識了古麗老師,也在那次看見了上帝醫治的大手。那次的醫治使奶奶多活到了101歲,到去年才回到天上。因著看見神的作為,因此對於神更加相信和倚靠。奶奶單純的信心更是影響她的家鄉。乾渴的地土因著奶奶的禱告而開始下雨、夏雪,荒地開始長草,並地出土產。而年輕的孫女芭拉見證這一切,更帶這樣的篤定嫁到了另一方的小村莊來。她的臨到同樣如春雨出臨,她是個盡力傳福音的人。因著忠心的擺上,許多人的生命同樣得到改變。這一切如春雨降臨般的發生在這風塵覆蓋的小村莊裏。為了迎接我們的到訪,芭拉為我們在炕上預備了小桌子,也預備了滿滿的散子(炸麵條)及各樣的乾果。許多種類不同的點心呈現了民族的熱情。不論客人何時來訪,總是先來個點心、喝點奶茶,聊個天。然而,這也表示不論我們多晚到,晚餐也在點心用完後,大家都就定位後,才開始生火、備料和下鍋。因此,漫長時間地「等吃飯」的文化就成為眾人必須要適應的功課。
  
       跨文化的適應,從進門洗手開始。不論該地取水是否便利,門前小壺總是必備。這壺水,包含了洗手、洗臉、擦身等功用。對於水的節省,總使我們捨不多「多用一點」。而洗完手無法甩手的特殊風情,挑戰我們從家裡帶出來的「壞習慣」。上了炕,吃個點心,花花綠綠的小盤子,刺激了眾人的視覺。然而,每家都必備類似這樣的點心,也告知了不論去家庭,必定都有點心等著我們。吃完了點心,拉條子、羊肉成了每日經典美食。但,餐餐幾乎沒啥變化的食物,考驗了眾人味覺上的耐心。每一個民族家總備有招待客人的地方,華麗鮮豔的佈置呈現對客人最真誠的歡迎。但,鮮豔的寢具掩蓋多人使用的事實。縱使因為乾燥而無啥奇異的味道,但總得克服任何的「潔癖」。睡眠對於民族而言,不過是暫時補充體力的事。總總的一切就是我們的跨文化挑戰。然而,福音進了一個家庭,總開始使得該地有了改變,不僅是心靈的改變,也是外在的改變。從不會種地的阿堤家,因著福音而開始改變,以至於有了滿滿的土產開始。到了芭拉因著每次古麗老師的來訪與協助中,逐漸改善生活開始。都看見了福音的進入,不僅是心靈,更是許多外在條件的改變。芭拉的家庭,從土房開始,鋪了地磚、修了門,買了一臺透過接送孩子而換取生活費的二手車。屋房的磚堆預備規劃蓋著廁所,整個家庭開始不太一樣。當然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也在想生活品質的提升是否真的是好的呢?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困擾了過去許多在台灣的宣教士。過去台灣因著宣教士的進入,醫療和教育開始提升,但卻也帶進了一些新的文化。而文化是會彼此影響的,也許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改變。縱使文化不同,確實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面對文化的調整和適應,也需最需要改變,是我們那堅固的主觀感受吧!

        那一夜,與芭拉那小三的孩子-嘿力看著滿天的星星,外來的ipad有著不同的吸引力。簡單的觀星軟體不僅指引我們天上的星座,更是吸引了這孩子的目光。北斗、牛朗織女、仙后,滿天星斗在頂上照著,不論哪族人、哪地人,頂上的總是忠誠地閃著。文化也許需要適應,但願意學習且開放的心總得惦記著。走吧!回到草叢,抬頭一蹲,滿天的星海再次震撼外地人的心。


(考量地區敏感,所有的地方、人名皆為假名!)








2014年8月29日

踏上希望國度(四) 愛中的平安



踏上希望國度() 愛中的平安




     「出事了!南邊出大事了!」拉車的小郭師傅早起的信息,在一夜的雨後拉起眾人的警戒線。這裡是個多元民族的地方,強悍的族群在這段時間中不停地用各樣的方式表達他們想要掌控此地的決心。沿路上多次的安檢早就不停地警示著我們:「留意極端組織,若看見了請立即報警並遠離!」但,可惜的是今日,衝突依舊在遠方發出。清晨五點半,嚴重衝突的事件仍發生在南方,那裡也是未來行程的臨近地點。嚴重的衝突從警察局、公車被暴徒破壞中可知,而衝突也造成許多人生命喪失。面對未來的處境,我們還能往下走呢?抑或說,面對強悍的民族們,我們還能愛得下去嗎?這是我們眾人的功課,卻也是許多漢人心中的糾結。








      在民族朋友家中度過一夜,夜裡下起難得的雷雨。滴答雨聲作響,卻是在乾旱的土地中給予新生。新生來自土地的翻轉。原是不懂種植的一家,如今因滿地土產而歡喜。新生更來自于內心的轉變。心中荒蕪的田地,因著以撒(耶穌)而開始改變,更因著遠方愛心所給的太陽能聖經播放器而得到雨水的滋潤與灌溉。一切的改變,從內心、從表情,進而從外在的生活方式改變。在古麗老師及民族青年達克的帶領中,漢人與民族暫時同浸滋在天上的國度裡。隔著語言的面紗,仍可見著句句詩歌中對獨一神的讚美。每年四次的耕耘,古麗老師和達克帶領這一家認識真神,也彰顯那和好之道。天上國度的平安湧進這家,也盛溢至周圍。「神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鄰居的走訪雖然打斷了尚未唱完的讚美,卻也是神恩進入的開始時。來自遠方愛心所帶來的泰迪熊,在針線互動中,縫進了民漢之情。這份情不大,卻格外深遠。主人家的兩個女孩-古莉與艾莉雖正值害羞的階段,但那份嬌羞卻也在縫紉中化開。不僅化開,也帶領我們融進在鄰家來訪的朋友中。一個簡單的禮物,成為真誠的祝福。走向一旁的農地,葵花茂盛綻放,我們與古莉同走進花田,隨同花兒綻放笑容。我們跳著,玩著。這一切成為我們彼此友誼的美好橋樑,也使我們淺嚐天上滋味。也許外在環境總有動盪,也許生活總非容易,但來自天上國度的平安,成為我們之間最重要的記號。













      不捨中,我們拜別這家。旅程往前行走至外地人所經營的旅行勝地,見著大河的曠闊,更被壯麗碩岩所組成的雅丹地貌而震撼。河的兩旁是兩種風情地貌,豐富與荒蕪在此地交會著。如同生命,從荒蕪進到豐富總非容易,若無永生之橋,荒地將仍是荒地。走進當地城鎮,遇見了過去在外地歸主的民族姑娘。回到熟悉的家鄉,勝過在遠方的發展。民族姑娘竟然用漢語教孩子各樣知識,這樣奇特的狀況就如在伊斯蘭中擁有基督徒的身份般特別。這樣特殊的身份使得活在信仰自由的我們有了不同的反思。面對信仰,連我們都常有是否能夠堅持的窘迫。然而,這位姑娘的生活中,連基督徒同伴總是少之又少,信仰的維持豈更不易。縱然有疼愛她的家人,但總盼望她能忘記那在外地得到的信仰而回到家族的生活中。因此,面對她總是不同於其他人的選擇,只盼望能用找個好夫家來換回他們認為快要遺失的女兒。但是誰才是真正的遺失呢?面對天上的父親,遺失的豈不是那些看似敬虔,卻非走往永恆道路的廣大民族人呢?但面對這位女孩,縱使知道環境險峻,也只盼一次又一次的短暫碰面,能將她緊緊拉在那永恆的家中。
      


 
      在短暫的車程後,我們到達了達克的親人家。這個家庭在22歲的哈爾斯的雙手中被堅固的支撐起來。在父親過世後,哈爾斯放棄能往上學習的機會,努力耕作和放養牲畜,只盼家中能有穩定的經濟,並能供應在藝術學校唸書的弟弟。面對環境的變動,哈爾斯選擇了一條不容易卻是承擔的道路。飯前的演奏與舞蹈,展現了弟弟的藝術才華。留著民族藝術血液的哥哥,在勞動的背後也盡情地揮灑青春的律動。哥哥弟弟確實不同,藝術天份仍也不同。但因著愛,彼此成全。更在愛中,看見盼望。也許認識與了解、成全與接納將成為我們學習愛的重要關鍵。



2014年8月28日

踏上希望國度(三) 家在何方?

踏上希望國度() 家在何方?
       九百多公里路,12小時。從城市到高速、從高速到平路、從平路到癲坡,在癲坡中尋訪那農家小徑。越過戈壁,穿過一處處安檢,乾燥的空氣中總帶著一絲緊張的氣氛。一車同路人,路途中說著、唱著、玩著,來自不同的他鄉,如今卻在一處。因著一份宣教情,將彼此繫在這宣教路上。縱有不同的面孔與背景,卻因留著同樣基督的血,而成家人。同行路上不再是孤獨,而是溫暖。遙遠的九百多公里路,既遠,卻因有那裡也有家人而變成短暫。12小時,既久,更是用了18年換來的辛苦路。

      18年是宣教士走過的遙遠路。用心陪,用命換,用歲月換信任與關係。十來年的日子,扎根於漢人的教會, 一個領一個,帶人更帶心。如今,遙遠的路如絲線般拓展,拓進民族中,更拓進心坎中。路持續再走,走得不再是一人,是家人們,是年輕人們,是那些跟隨前輩蹣跚踏上遠方的新希望。九百公里路,是另一個操著民族語言卻是漢人血統的古麗老師所思念的歸鄉路。鄉愁來自幼年的玩伴,來自那村裡的民族人中。在土屋中的笑聲迴盪,繞著是現今,更是兒時。對於民族的情更是在馬繩上換來的。幼時的天真使自己差點斷送在沼澤地中,然而,陌生的民族人卻在尋馬中,用馬繩救了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過去,民族人的一條馬繩將她從死亡的沼澤中救拔出來;如今,她所擁有的一條生命之路要將民族人從死亡網絡中拉拔出來。就這樣,一個走了18年,一個心繫歸鄉,成了最好的同路人。這條路,手拉著手走,也心連心地前往那遙遠的顛坡之路。




      震著、晃著,從大路變小路,從小路變小徑。邊疆的風沙總是不另惜的將道路吹散,因此等待著我們的就只剩下那搖晃的顛波。「忍耐持續就必勝利」來自古麗老師,微笑就在路修通時。路通了,走的路就平了,通往心的路更是通了。來自沿海的姑娘們,頭次來卻似乎早就認識此地。那份認識來自長期的關注與注意。遙遠不成距離,而心中的路早已直直通進這地,也通進那本以為遙遠的小屋中。如數家珍的小小菜園,藏著不僅是民族的改變,更是沿海城市與當地最深的聯結。路通了,通往民族的小徑通了。「最尊貴的客人」是對於彼此的俏皮話,卻是這些民族家人所殷切期盼的心裡話。等待那遠方的客人的心,如炖煮羊肉般徐徐熬煮。一鍋子的水,放上上好的羊肉,從客人到的那刻起開始點燃。晚上九點進了小屋,也在此時開始熬煮。配上茶餅,或著麵團。咬著點心,拉起麵條子。等待四個多小時,撐著眼皮子,熱騰的現切羊肉攪動著我們彼此的心。路通了,但總需要等待。而持續到底終必勝利。勝利與否,我們不知,但是持續到底,愛總必開花結果。


      來自各方,來自各族,縱有不同,卻同為天路客。天路客竟如此不易,換上了代價,也換上的辛苦。然而,縱是辛苦,縱有顛坡,卻總能點滴前進。而每走一哩路,回家的路也更近了。畢竟,路雖是遙遠,但持續到底,終必勝利!










2014年8月27日

踏上希望國度(二) 再訪跨界教會


踏上希望國度(再訪跨界教會


      熟悉的旋律,配上陌生的口音,經過了幾年再度參與此地的崇拜。能在這裡聚集總是份奢侈,緊張的環境讓每次聚會格外神聖。然而,語言是個奇妙的工具。縱使我們說著可互通的話,但字句談吐間,總可嗅到不同。雖不同,卻在主裡成為「相同」。也許不同的總是外在,骨子裡卻同為一家。就如講員所談的:「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中間隔段的牆。」然而,如此熟悉的跨界相通,竟以隔離了兩年之久。

      兩年前的分離,伴隨的緊張的氣息,卻也留下尚未好好道別的離愁。兩年前的那晚,在歡笑中伴隨的老牧者的提醒與掛心。但年輕氣盛的我們,總很難體會在主裡相通需要付上「代價」。那一夜,我們將危險繫在梁上,將喜樂充滿在每個人的心間。然而,午夜一到,灰姑娘的盛宴立即結束。原本的輕鬆,開始成為倉促。催逼的聲音提醒我們要離開原地。離開了第一個住宿的家庭,帶著證件與財務,留下來的是來不及收集的行李與教具。緊接著,整晚滿山奔跑和氣喘呼聲在海風中噗嘯。寧靜的小漁村,除了我們,更是四射的燈火、急促的警備聲。刺冷的黑夜中,滿村的狗吠,拉緊每個人的腎上腺素。就這樣,逃離、翻閱、走簷,鬥體力更鬥智力,我們遠離來不及道別的聚集。但一趟下來,換來的不僅是突來的離別,更是當地同工被監視,甚而被逼迫和皮肉之傷。此時,老牧者的提醒,竟已從樑上進到了心上。雖遠離了小村落,但真正的危難卻在隔日的午後。獨自二人,在驚恐中進入午眠,然而強勁的敲門聲及突來的彪形大漢成為我們的震撼教育。感謝天上的老闆和當地同工的機靈,孑然一身的我們,只換到他們無證據可辦的無奈。但恐懼與害怕卻迫使我們隔日立即遠離了這地,並陪伴我們度過回家後的幾個夜晚。此時,也真知原來我們過往在何等幸福的地方,而遠方那群留著同樣基督血脈的家人卻總得在這樣的日子,時時仰望主。
      兩年過去了,再度回到這群也許陌生卻是熟悉的家人當中。隱蔽的聚集藏匿在不起眼的小區中,年輕的面孔隱藏不住對於天上的渴望。講台所談的是跨界的信仰生活,我也再度跨界進入他們當中。兩年的生活,有了一些改變。我有了新的家庭,卻也同時享受在群體生活中的安全與舒適。然而,跨界卻開始出現。面對工作的調整與宣教士的邀請。夫妻兩人第一次同心跨進這個陌生的家庭中,也走進這西之疆域中。當保羅勸勉猶太人與非猶太人的基督徒需要打破藩籬時,當教會被挑戰打破種種的藩籬時,我再度問自己:「我要打破什麼呢?」「什麼是我的圍牆呢?」會後的聚集中,同工的疑問和交通,使我再度使我的心思聚焦。是的,我仍有著無法更改的使命和身份-我是在地上活出天上生活的傳道者,然而,我總需要在我最不願意的事上,用我所擁有的恩賜和生命,向世人活出神的形象來。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呼召與使命。這次,我再被挑戰,也再被呼召。「是的!我在這裡,僕人靜聽!」的信仰生活,而我們再度跨界進入他們當中。﷽﷽﷽﷽﷽﷽﷽﷽﷽基督血脈﷽﷽﷽﷽﷽﷽﷽﷽﷽主裡成為「相同」。﷽﷽﷽﷽﷽﷽﷽﷽    我在這裡,僕人靜聽!」﷽﷽﷽﷽﷽﷽﷽﷽﷽﷽﷽願意的事上,用我所擁有的恩賜和使命,向世人活出神的形象來。﷽﷽﷽﷽﷽﷽﷽﷽    我在這裡,僕人靜聽!」﷽﷽﷽﷽﷽﷽﷽﷽﷽﷽﷽願意的事上,用我所擁有的恩賜和使命,向世人活出神的形象來。﷽﷽﷽﷽﷽﷽﷽﷽

      出走,是為了回來。而跨界是為了能回來帶領更多人離開舒適圈,走向基督所陪伴的風雨中。雖然不易,總需倚靠。信仰生活無法在安逸舒適中經歷屬天的能力,因為在那裡我們樣樣不缺。然而,在缺乏中,總能見到神。在無助放手中,總能再次被上帝的手緊緊拉住。天上的國並非在地上用「演」就能經歷,天上的國更非總如同看場電影般,用看的就能得到。唯有走出去,走離開圍牆外,我們才能見到牆外那美麗的花朵。我開始走了,那你呢?你走到哪呢?

-唯有走出去,才能真實經歷-

踏上希望國度(ㄧ) 「腎」戰勇士-巴克


踏上希望國度() 「腎」戰勇士-巴克


      巴克,這位20幾歲的年輕小夥子正躺在醫院椅子上沈沈地睡著,因為洗腎所產生的不適感使他異常的疲倦,而這早已是常態。有強烈民族臉孔的巴克有著簡單的家庭,媽媽一手辛苦的攜手養著他和11歲的妹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關心和耕耘,這個家庭已經視我們為親近的家人。伊斯蘭式的親切擁抱和問安是母親的熱情和接納,或許對我們而言仍過於親近,但卻是他們珍惜這段關係的最好表示。

      沒多久後,巴克在關懷的問候中醒來。這一醒也充滿了一臉驚訝,我們的到訪並不在他的意料內。這份驚訝是他所期待的朋友們又來看他了。巴克是個很優秀的青年,1985年出生,專科畢業生,是個充滿希望和未來的年輕人。但自從五年前突然而來的昏倒開始,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改變。這份改變,不僅斷送他參與特考並能換取好前程的機會,也暴露了身體隱藏已久的疾病-腎病。事實上,腎病是整個國家中許多人的潛在疾病,隨手可得的抗生素和點滴是大小疾病的快速良方,卻也成為一個隱藏的炸彈,隨時引爆。而他就在正值青春年華,且要大展身手時,那顆蠢蠢欲動的炸彈被引爆了。這一點燃,一個年輕人開始踏上他的洗腎生涯。這五年中,看盡人情冷暖,也經歷了歧視與冷漠。單親且清貧的他,擁有了「低保」的身份。低保,表示了他們是在整個醫療體系中最不被重視的一群。低保的身份表示他無法接受比較好的醫療照顧,等待的只是當地第三流的醫院。撇開醫療設備不足,連看診的大夫還是沒執照但因著有好關係而就職的密醫。年輕的巴克,不僅無法綻放青春的可能性,還得面對身體的不適,甚至是社會環境對於貧困人的輕視。這是不可改變的現狀,亦或是這就是現實的社會。縱有悠悠歷史的穆斯林信仰,也有堅固民族心的群體社群。但孤單及憤慨成為這位青年在醫院中最好的陪伴。

      然而,因著一份的關心,巴克有了「朋友」。也許這些朋友,皮膚臉孔和他大不相近,甚至往往無法都聽得懂他所說的話。縱然巴克的普通話比一般的維族青年還好,但不可否認的,仍需費力地用「心」聆聽 。但因為用「心」,距離也因此在「愛」和「支持」中拉近了。拉近了不僅是關係,更是心的距離。縱使能為他們所做的只是陪伴和守候,但這卻真是最好的支持。因著愛,我們能一同陪伴在旁且聆聽這位青年所面對的困難。因著愛,彼此的關係超越了語言和血統。在如此的連結中,巴克的話語、眼神深深的烙印在腦海中。縱使面對病痛著實困難,然而因為有了一些朋友而不再孤單。「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是話語的支持,更是在巴克的眼神中露出。也許環境依舊難過,但是路總能用喜樂走出。或許面對苦難和疾病著實不易,但卻因此而分外珍惜。也許難,但總有盼望。

      奇妙能有如此短暫的交會,珍惜每次能夠聚集的時間。或許能做的改變有限,但是每次的聚集總是希望的開始。也許見面時間短暫,但期待再相會時,能再見到他在苦難中依舊綻放出的點點笑容。


-縱使有了堅定的信仰,若沒有真正的喜樂,仍舊難以自在面對苦難!-

2008年12月19日

出光明入黑暗

人若賺的全世界,若喪失自己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
人若~從光明又進到黑暗中~
到底~之後會怎樣呢?
放棄?或是持續~
放任他~一次又一次進入黑暗~
還是~要伸手?
但是~似乎伸手了~
他仍有不願意抓住在光明中的手~
恩~
我想~
上帝~你要自己負責吧~
我已經伸了很多次手~
但是~似乎黑暗比光明更吸引他~
似乎~得救的人是少的?
救靈魂?
要怎樣救?
要救到什麼程度才夠?
當靈魂自己選擇了黑暗~
似乎~光明對他已不曾被吸引~
也許~想待在光明是個幌子~也是個屏障~
保護自己想入黑暗的心~
很有趣~
為何會有人~~
寧可在黑暗中~也不願意出黑暗入光明~
恩~
也許真的只有上帝知道吧~

2008年12月11日

海角VS鄉村

海角七號~看了第四遍了~
內容和旋律也差不多都記起來了~
鄉村~又再瀏覽的鄉福的網站~
看到了鄉村的工作~看到鄉村的學生工作~
這兩個似乎有些微妙的聯結~
是一種呼聲吧~
一種家?自然?海味?鄉下?
但是~總讓我思緒會有些理不清的聯結~
我真的不屬於城市~
我屬於~沒有城市的地方~
雖然我會喜歡大都市的感覺~
但是~
似乎~對於鄉下海邊~
總有一種羈絆~
一種切不斷的羈絆~
一種令我安心的羈絆~
我想~
會去的~
某一天~
將會往某個地方去~